Home自製教具親子實戰:一張「生活慣例表」,輕鬆培養孩子自律好習慣

親子實戰:一張「生活慣例表」,輕鬆培養孩子自律好習慣

Author

Date

Category

點擊下方按鈕免費下載生活慣例表,可以自行列印使用,請勿做商業用途。

好習慣的「複習」與重建

建立好習慣,永遠不嫌晚。而我最近的心得是:

即便曾經建立起的習慣,經過一段長假或生活變化,也依舊需要「複習」「重新啟動」。

以我的孩子為例,從剛上小學一年級時,他就已經建立了良好的「自己寫功課」習慣。他不用督促,便會自發地先完成功課、練鋼琴等「必做事項」,然後才開始玩樂。

然而,不知不覺中,這個慣例悄悄變了。他變成回家後先吃零食、看電視(主要是電視),或是先玩電動,直到我們提醒,才開始今日的必做事項。這段「休息時光」漸漸變得冗長。雖然我們能同理孩子回家後想先放鬆的心情,但情況演變至今,讓我意識到需要進行調整。

引入「承諾」:一起打造專屬的生活慣例表

雖然我們家從來沒有實施「集點換獎勵」的制度,但我想借鑒類似的檢核機制,來幫助孩子檢視自己是否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了該做的事項。

我借鏡了職場上的 OKR (目標與關鍵結果) 精神,其中 Commitment (共同的承諾) 是達成目標不可或缺的一環。因此,我決定不單方面制定,而是要和孩子一同來完成他的「生活慣例表」

【製作方法與實施重點】

  1. 設計習慣標籤: 我將孩子平時生活中常需要養成的習慣,設計成可供選擇的標籤。
  2. 融入週曆檢視: 採用週曆形式,讓孩子在每天睡前自行檢視並確認,當天是否都已完成這些目標。
  3. 重點在於「選擇與承諾」: 這裡的關鍵是讓孩子自己選擇並貼上目標,這代表了他對這項習慣的承諾。

讓慣例表可重複使用的秘密武器

為了達到可重複使用、靈活替換目標的目的,我利用裁剪後的 L型文件夾 搭配白板筆來製作這張慣例表。

這樣一來,檢核表就可以在擦拭後繼續使用。如果某些目標已經成功養成習慣,我們就可以貼上其他的標籤,作為下次的目標,讓習慣養成計畫永遠保持新鮮與挑戰性!

「生活慣例表」不只是一張檢核清單,它更是孩子學習為自己負責的第一步。透過讓孩子親手貼上、選擇目標,他們感受到的不再是父母的「要求」,而是一個自己主動許下的「承諾」。

習慣的養成需要時間,允許孩子在過程中偶爾有挫折或遺漏。但只要不斷地「複習」、調整,並和孩子一同堅持這份承諾,相信不久之後,自律就會成為他們內建的能力,讓他們真正成為自己時間的主人!

讓孩子參與製作,並自己選擇上目標貼上。

生活慣例表的製作方式:

先依照虛線將紙剪成一半

再開始剪標籤

讓孩子自己選擇目標標籤貼上

為了能夠重複使用,利用裁剪後的L型文件夾,搭配白板筆,就可以在擦拭後繼續使用。如果某些目標以能夠養成息款,就可以再貼上其他的標籤,作為下次的目標。如果沒有適用的標籤,也可以直接在目標欄位寫上想要達成的目標。

生活慣例表下載連結:

Recent pos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