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ome自製教具解析注音符號規則:透過配對遊戲幫助孩子輕鬆學習

解析注音符號規則:透過配對遊戲幫助孩子輕鬆學習

Author

Date

Category

教導幼兒學習注音符號的最佳方法。透過發聲方式理解和遊戲式配對,讓孩子輕鬆掌握中文拼讀,並為小學前打下堅實基礎。

記得以前小時候背注音符號的時光,總是很自然地「ㄅㄆㄇㄈ」、「ㄉㄊㄋㄌ」、「ㄍㄎㄏ」等組合來背誦。

某一天,有朋友問我為什麼注音符號教具要設計成這樣的群組?當下我回答不出來,只覺得小時候這樣背誦很順口,所以就這麼設計了。

取自維基百科「注音符號」

後來,我參考維基百科上的注音符號表,再次唸過之後,發現每組注音符號確實是依據發聲方式而設計的。例如「 ㄅ ㄆ ㄇ ㄈ 」都是唇音,每個音都需要嘴唇動作才能正確發聲。「 ㄢ ㄣ ㄤ ㄥ 」則是帶有鼻音的鼻韻母。用這樣的方式來利用嘴部肌肉記憶,在背誦上確實容易許多,並且更容易確認孩子是否正確發音。

在教孩子學習注音符號的時候,喜歡讓孩子用動手「配對」的方式動手找到對應的「形」狀,再搭配口說的聲「音」加強記憶。「配對」是許多幼兒玩具的設計基礎,如配對顏色、形狀等等,而把注音符號當作形狀進行配對,就像是一場遊戲,比單純白紙黑字的背誦來得有趣得多。而且越早開始學習,拉長總體學習時間,以每次短短的十分鐘為基礎,強調「重複」與「多次」的學習,這種方式可以讓學習變得毫無壓力。我經常用這種方法逐漸累積孩子上小學前必備的知識,如:注音符號、數數、英文字母基礎。

以注音符號來說,我和孩子從兩歲半開始將其當作配對遊戲玩,到了三歲半時已經能夠認識所有的注音符號,這也為四歲能自行閱讀帶有注音的書籍奠定了堅實根基。回顧自己孩子的學習過程,這種方法真的非常有效。

來看看依據此「配對」邏輯所設計的玩教具吧!

Recent pos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