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時候,紅白機與街機流行的年代,我們家就住在中華商場附近,放學都會經過賣電玩的商店。在當時,電動被許多爸媽視為不好的東西,認為會影響功課,更不用提和孩子一起玩電玩以增進親子關係。
輪到我自己成為家長,由於孩子在三歲時確診為弱視,醫生建議讓孩子打電動,有助於改善弱視。醫生說如果只是單純看電視是沒有用的,因為只是單純的視覺刺激但是沒有思考。但是打電動不一樣,眼睛接受刺激的同時,由於手部動作,幫助腦子需要連動眼睛的視覺一併思考,這才真的能幫助改善弱視。
弱視俗稱「懶惰眼」,需要強迫使用有弱視的眼睛,幫助視網膜發育。七歲前是黃金治療期。
倘若弱視伴隨先天近視,則在弱視未治療完成前,戴眼鏡矯正近視也沒有效果,因為視網膜在發育不全的狀況下,看東西是模糊的。
此外,電動最好是電視遊樂器,因為電視算是中距離的視覺活動,如果是手機遊戲,變成近距離,反而長時間使用並不好。因此,我們家小子從小就開始了他的電玩人生。
由於自己小時候曾經受過電動的薰陶,後來長大後也沒少玩過NDSL和iPad的遊戲。在遊戲選擇上,個人偏愛益智與解謎遊戲(其實是不擅長玩動作射擊遊戲)。雖然兒子在三歲發現弱視,但當時的方案並不是用電玩改善,而是透過手部的細部活動輔以視覺刺激改善。等到四歲的時候,就開始改玩switch,而第一個遊戲當然是瑪利歐!
推薦超級瑪利歐兄弟U作為小小孩的入門遊戲,除了操作簡單、不需閱讀文字,因為裡面有偷天兔這個角色,只要不掉到岩漿、毒沼澤或是山谷裡都不會死。這可以大幅減少孩子在初次遊玩時的挫折。必要時,家長還可以先在1-2關利用不斷撞擊龜殼增加性命,可以避免全死後需要重新回到每個大關的初始關。
你會陪孩子玩電動嗎?
除了自己喜歡玩電動之外,我也喜歡和孩子一起玩電動。陪玩的過程中,我發現有幾點好處:
- 透過鼓勵提升耐挫度:玩遊戲總有卡關的時候,透過鼓勵,和孩子一同思考解決的方法,讓他知道遇到問題哭沒有用,但是可以思考如何度過難關。
- 建立遊戲時間觀不沈迷:我們是玩30分鐘,休息10分鐘,一天最多玩三輪。讓孩子習慣在這樣的時間段,設定遊戲的暫停點。因為他知道明天依舊可以玩,習慣之後,即便他自己玩,也能好好的控制時間,不會過度沈迷。
- 用優質的遊戲餵養出好遊戲的選擇力:一開始幫助孩子選擇遊戲,建立好遊戲的認知。我們家偏好需要動點腦筋的遊戲,當他習慣之後,在未來的遊戲選擇上比起單純的打鬥遊戲,他更喜歡益智遊戲。超級瑪利歐創作家2是他很喜歡的遊戲,除了故事模式之外,他自己也創建的不少關卡。初期是我們幫他選遊戲,後來變成他自己會觀看遊戲簡介影片,然後我們一起討論要不要入手。
- 學習團隊合作:有的遊戲關卡需要兩個人一同合作,像是瑪利歐vs.咚奇剛,互相幫助才能順利取得大小鑰匙,通過關卡。
- 增進親子感情:透過一起玩電動,除了可以聊遊戲的話題,還能利用遊戲培養互助合作的默契。如果自己本來小時候就喜歡玩電動,那還能跟孩子一起回味玩懷舊遊戲喔!不過懷舊遊戲通常比較難,推薦小一之後再嘗試,不然小孩受挫感會很重(笑)。
與其單純讓小孩獨自遊戲,不如現在開始一起陪玩吧!